
010-85576668-622
浏览次数: 时间:2024-03-13 14:56:54
在我们和其他媒体的文章里,经常出现诸如A级车、B级车、C级车这样的概念。在各个平台里,它们一一对应着紧凑型车、中型车、中大型车这样的分类。
可是现在再看新车的级别,却越来越懵圈了:比如丰田说尺寸不大的卡罗拉)是“中级车”。而吉利更是反其道而行之,星瑞)明明和凯美瑞)差不多大,却坚持自己是紧凑型。
作为一个喜欢制定各类标准的国家,我们有着数量庞大、分类详细的国家标准体系,也就是各种GB文件。在汽车领域,就根据长度、载客量、载重等等,将客车、货车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类,甚至细致到走廊能不能站人,能站几个人。
然而这个庞大的国标体系里,并没有涉及一个问题:乘用车应该怎么划分。其实曾经我们也有一个排排坐的体系,只不过非常另类的是:这个体系是单纯用排量来划分的。GB9417-88《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》文件中,按照排量将轿车划分为了五个级别:
这就是丰田等日系厂商,将2.0L的卡罗拉、2.5L的凯美瑞称为中级车、中高级车的原因。不过,这个国家标准已经废止且并无后续的替代标准。虽然目前排量税、购置税仍以排量为依据,但并非以这个标准为依据。
而且,这明显和我们日常使用的ABCD体系并不相干。网上有很多文章称:这一A\B\C\D的划分体系,来自于欧洲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目前欧洲通行的关于汽车分类、分级的标准,源自No 4064/89号文件。文件内容是关于现代、起亚合并一事,在这个文件中按照A\B\C\D\E\F\S\M\J的次序对乘用车进行了分类。
然而,这个标准和我们熟悉的体系有很大不同。比如我们熟悉的雅阁)、迈腾)这些“B级车”,在欧盟标准下是D级“大型车”。而我们语境下的D级大型车,已经是奔驰S这样的大型轿车。
欧盟标准下的A级,也并不是我们语境下卡罗拉这样的紧凑型轿车,而是铃木奥拓、菲亚特500、奇瑞QQ这样的A00型微型车。卡罗拉在欧盟标准里,已经是C级“中型车”。我们语境下的C级车可是奥迪A6。
网上又有很多文章称:这一A\B\C\D的划分体系,来自于德国。其实,最准确的说法是来自于一个我们熟悉的品牌:大众。
没错,是大众创造了我们熟悉的A、B、C、D分级法,这一分级方法原本只是大众内部对于平台车型的划分方式。很多文章又说了:这是大众为了同主流标准差异化,出于市场原因特意而做的。其实这就冤枉大众了,前文说到的欧洲通行标准施行于1999年。而大众早在70年代就启用了类似的分级方式。
当时大众只是将高尔夫)的车型平台定义为A平台,毕竟是当时大众最基础的车,也是大众所有产品的基石。只不过后来随着PQ系列平台、MQB平台的出现,这个称呼逐渐淡化了。
将更大的)车型平台定义为B平台。如我们熟悉的普桑就是第二代,就代号B2。国产第一代代号B5,最新一代迈腾、已经是B8。而此后诞生了比高尔夫更小的车型,由于没有比A更小的字母,就用A0指代,以及随后诞生了更小的A00级车型。
虽然大众很长时间内的最大车型都是B级车,但大众有奥迪啊!于是有了奥迪100、A6车型的C平台、V8、A8车型的D平台。
由于大众品牌进入中国较早,对中国汽车媒体行业也有着较深的影响。同时大众这套分级体系,只考虑车长、轴距,不考虑排量、容积等复杂的因素,相对来说也比较科学。正巧国内也没有针对乘用车分级的标准,这一标准就这样推广开来。
这套标准从A00到D的分级方式,看上去也不太本土化。因而后续又逐渐被翻译了成了中文:微型车、小型车直到大型车。也就是我们文章一开始的那张表格。
这个标准翻译成中文的过程,又杂糅了些其他的因素。比如很多地方将中大型车也称之为行政级轿车,这个翻译来自于欧洲的Executive cars。而紧凑型、中型的说法则又来自于美国的Compact Car和Mid-Size Car。
汽车分类、分级这个事情,还真有一个沾边的国际通行标准。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7年发布了ISO 3833号文件,对汽车分类进行了国际标准化工作。这个文件对于国际汽车贸易有一定的指导性。
然而,这个文件里,只对汽车的车身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。如规定了什么叫做乘用车、多用途乘用车等等,甚至细致到诸如Pullman、Coupe等车型。但是并没有针对尺寸,对乘用车进行进一步分类。
我国在2001年,还曾基本原封不动地引入了这一标准,也就是GB/T 3730.1-2001《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》。杏彩平台官网不过这个文件虽然规范了车型名称,却对如今汽车市场、媒体话术的影响微乎其微。比如文件中把敞篷车的名称规范为“活动顶轿车”。
既然没有通行的国际标准没有明确定义,各国自行制定的车型级别标准可以说是千奇百怪。目前比较通行的标准有如下几种:
第一种:欧盟标准分类体系。这个我们前文已经介绍过,就不再赘述。这一标准主要影响着欧盟各成员国相关政策的制定。
第二种:欧洲NCAP碰撞测试采用的分级标准。这个采用了此前欧洲市场通行的级别称呼,如将中型车称为大型家庭轿车(Large Family Car)。行政级轿车这一称呼,也正是来自于此标准。
第三种:美式的分级体系。主要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制定的分级体系、美国IIHS分级标准等。还有一些美国传统市场的分类法。比如美国特色的Full-Size Car(全尺寸轿车),就是一个市场化的概念。这些标准不但影响着美国国内市场,也是美洲、中东等市场较为流行的标准。
第四种:日本本土标准。日本标准相对简单,只将乘用车分为Kei-Car(轻机动车)、小型乘用车和普通乘用车三种类型。这一标准催生了独特的K-Car文化。这个影响较小,基本只影响国内市场。
除此之外,也有一些不同通行的标准。比如印度的汽车就按照A1-A6的分级方式。不过分级基本也依据欧洲标准。各国尤其是欧洲、美国的级别划分,背后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,感兴趣的话咱们单独讲一次。
各种分类标准的分类依据,不仅仅是根据车身尺寸、轴距进行划分。比如日本标准要考虑排量杏彩平台官网,欧盟标准更多考虑的是车内容积,美国各标准大都考虑了车辆质量、载重。
其实我们所熟悉、所采用的这套分级方式,其实比较粗糙。因而市场上逐渐出现了类似A+、B+甚至B-的概念。因为我国市场过于复杂,既有传统欧洲品牌,也有美系、日系品牌,更有繁多的本土品牌,车型混杂,分级混乱。
比如我们所说的中型车,也就是B级车。既包含雅阁、迈腾、凯美瑞这样的标准中级车,也包含了奥迪A4杏彩平台官网、宝马3系)等豪华车,有君越)、亚洲龙)这样尺寸硕大的B+车型,还有现代名图)这样的B-车型。
在英国等国家的分类体系中,这些车型都分别属于不同级别。比如奥迪A4、宝马3系等,就属于紧凑型行政级轿车(Compact executive)或者入门级豪华车(Entry-level luxury)。
而亚洲龙、君越这样的车型,其实就是美国的全尺寸轿车(Full-Size Car)与标准的中型车(Mid-Size Car)是两个级别。
我们也有更细的地方,比如针对SUV的分类。欧洲、美国就分大、小两个级别,英国分类相对较细致,也不过是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级别。而我们一一对应着轿车分级,类似的还有MPV。
比如掌管了美国汽车分类话语权的EPA,之所以对汽车进行分级,正是以此作为对汽车征税、制定相关环保政策、节能指标等的依据。
比如NCAP、IIHS推出的车型分级,就是针对不同级别的车型采用不同的评级标准。比如微型车和中大型轿车的安全必然不可同日而语。所以,可能四星级的大型轿车,安全性也是强于五星级的微型车。
对于汽车品牌来说,分级自然也是进行市场决策、产品决策的重要依据。明确对标车型,开发适合产品,针对不同消费人群进行细化。所谓用不同级别的车型,去降维打击就是一种经典的市场策略。
其实,现在车型的分级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。一方面,由于加长等原因,不少车型都打破了传统的分级,是跨级车型。另一方面就是自主品牌的车型一步步内卷,已经出现了星瑞这样的车。还有一方面就是电动车的出现,彻底革新了汽车的形式,让传统的分级丧失了意义。
但我们仍旧需要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。如今依照排量、价格进行分类,区分车辆税率、税费等的形式过于粗疏。这样的方式,偶尔也会产生些BUG:比如这次购置税减免的政策,许多排量2.0L以上的车型就被粗暴地拒之门外。
类似购置税减免这样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一方面,对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也有影响。汽车的研发、生产,一般都以政策为第一导向。过于粗疏的政策势必会影响到车企车型的开发。而如果能通过有序分级的政策有序引导,才能引导市场更为健康的发展。
汽车需求愈发多元化,单一驱动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。多样化的市场需求,也使得汽车市场已经形成燃油车、纯电动车、混动/增程车共同发展和相互包容的格局。“汽车市场没有最好的动力,只有
现在已经很多台车用这个了,美国安索机油,机油添加剂(清洗整个发动机),PI燃油添加剂(清洗油路与积碳)评论区就有了,便宜好用可以试试。
春季香满林,春游不可忘。步入3月就离春游又近了一步,要想在这个花季美满的春天去追随温暖的春意,就要有一款出色的SUV伴我们出行,奔腾T90就是一款值得关注的车型。当我们盛装出游时,
近日,东风风神旗下备受瞩目的皓瀚系列迎来了全新成员——皓瀚荣耀版,官方宣布该车型正式投放市场。据悉,新车型共推出五种不同配置,售价在10.99至13.69万元的区间,呈现出更加丰富
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浪潮越涨越高,在本来就拥挤的赛道内依旧有越来越多的新军加入。为了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,持续保持领先地位,北汽极狐正以其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实践,引领着大家走进一
在现在汽车市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下,奇瑞iCAR 03以其别致的“方盒子”造型和丰富的配置,迅速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目光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,价格区间在10.98-16.98万元,为追
全新极氪001,全系标配全栈800V高压平台,宁德神行+麒麟双旗舰电池、全系8295座舱、全系28杜比音响、双腔空悬+CDC电磁减震、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、全铝底盘等等,以26.9万元起售价把25-35万元价位中高端市场卷了个天翻地覆,这次的试驾活动非常紧张,我们在有限的时......